深圳华瑞通科技有限公司
0755-86518800

简体中文 英文


首页 > 解决方案> 森林草原防火方案> 草原防火

无电区、远距离:华瑞通的草原防火监控方案如何实现24小时不间断守护

发布时间:2025/10/14 浏览数量:7
分享到:
铁塔顶端,双光谱摄像机静静俯视着广袤草原,它们在无人值守的荒野中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火长城。在广袤无垠的草原区域,传统的防火监控手段面临着电力供应困难、传输距离远、环境恶劣等多重挑战。草原火灾因其特殊性——往往由一颗火星引发,且蔓延速度极快,对监控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圳华瑞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这些难点,研发了一套集智能感知、边缘计算、多模式供电和高效传输于一体的草原防火监控方案,实现了无电区和远距离区域的24小时不间断守护。

01 双重感知:可见光与热成像的融合优势

华瑞通的草原防火监控方案核心在于采用了可见光与红外热成像相结合的双光谱识别系统。

可见光摄像头在白天提供全彩色图像,通过智能烟火识别算法对监控画面进行实时分析;热成像组件则24小时进行图像处理和测温运算,不受昼夜变化影响。

这种双光谱设计有效解决了单一识别系统的局限性。可见光成像能直观反映草原实际情况,但在雾霾天气或能见度较低时效果会大打折扣;热成像通过探测物体表面温差实时成像,不受天气条件影响,但不能直观反映现场实况。

两种技术互补,极大提高了烟火识别的准确率和可靠性。系统配置3km至10km以上的监控范围,确保了对广阔草原区域的有效覆盖。
双光谱摄像机
02 智能前端:从人工监看向自动识别的转变

华瑞通方案的一个突破性特点是将智能分析能力前置到监控设备端。前端设备具备边缘计算能力,能够在摄像机内部进行初步的火情分析,大大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延迟和带宽压力。

智能双光谱火情预警识别系统由基于视频图像智能分析的烟火识别处理器和基于热辐射探测的红外热成像识别系统构成。

系统采用三重报警机制:当双识别同时发现火点和热点,系统立即锁定目标并发送报警信号;若只有一种识别方式发现异常,系统会启动次级报警并转为人工核查。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高准确性,又降低了漏报的可能性。

03 无电供电:风光互补系统的创新应用

针对无电区域的供电问题,华瑞通采用了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巧妙利用草原地区的自然条件转化为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该系统结合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优势,即使在连续3天阴雨天气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这种供电方式解决了偏远草原地区电网覆盖不足的核心难题,为前端监控设备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此外,基站控制系统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具备防护等级IP66的防水防尘能力,内置温度控制模块,能在高温时自动启动风扇,低温时启动加热器,确保设备在-40°C至+70°C的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04 精准定位:GIS系统与云台的协同作战

一旦发现火情,精确定位火点位置是快速响应的关键。华瑞通方案通过重型数字云台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了火点的自动精确定位。

系统通过实时采集云台的水平转角、垂直夹角和镜头焦距参数,结合监控点位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数据,在GIS平台上精确测算出火点的坐标位置。

重型数字云台具备0~360°全方位旋转和-45°~+45°俯仰角度的大范围监控能力,能够满足草原防火对远距离大范围监控的需求。云台还支持预设多位点自动巡检,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自动巡逻监控。
草原火灾监控摄像机
05 立体监控: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防火体系

华瑞通的方案并不局限于固定监控点,而是将其纳入更广泛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中。

这一体系综合了卫星遥感监控、无人机巡护、高点视频监控和地面人工巡护等多种手段,形成了多维度的防火网络。卫星遥感提供大范围的周期性监测,无人机灵活覆盖偏远区域,固定视频监控点实现连续不断的目标区域监控,而地面巡护人员则负责现场核查和应急处置。

在鄂托克前旗的实践中,这种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了“第一时间监测预警、第一时间核查处置、第一时间反馈结果”的快速反应机制,显著提升了草原防火效率。

青海省林草部门构建的“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视频监控和人工巡护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对森林草原资源的全方位立体监控。

科技赋能草原防火不仅体现在硬件设备上,更体现在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中。正如大理州林草局的实践所示,通过数字赋能,优化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助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持续向好。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草原防火监控将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为保护珍贵的草原生态系统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
下一篇:风光互补供电,专为内蒙古大草原打造的无人值守防火监控方案

最新产品
New products 了解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