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瑞通科技有限公司
0755-86518800

简体中文 英文


新闻中心Press center

热门产品Hot products

解决方案Solution

联系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

联系电话:0755-86518800 QQ:2117832400 手机:13538144380 邮箱:sales@huaruicom.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惊叹!3公里双光谱激光夜视加持,边防球型转台昼夜实时监控超给力!》

发布时间:2025/08/07浏览数量:66发布出处:本站
作者:深圳华瑞通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到:
在祖国的边防线上,每一寸土地都关乎国家主权与安全,每一次异常活动的及时发现都可能避免重大风险。边防监控作为国防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面临着极端环境(如高寒、高原、沙漠)、复杂地形(如山地、丛林、界河)以及全天候挑战(如夜间可视盲区、恶劣天气干扰)。传统监控设备受限于夜间成像距离短、恶劣天气穿透力弱、目标识别精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边防“看得远、看得清、看得准”的刚需。  

如今,一款搭载3公里双光谱激光夜视技术的边防球型转台监控系统横空出世——它以“超远距清晰成像、双光谱智能融合、360°无死角监控”的硬核实力,成为边防线上名副其实的“千里眼”,为边防官兵和安防人员提供了昼夜不间断、实时精准的监控保障,让边境线上的任何异常都无所遁形!  

一、边防监控痛点:为何传统设备“力不从心”?  

我国陆地边界线长达2.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边防区域涵盖高原(如西藏阿里地区,海拔超4500米)、沙漠(如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丛林(如云南边境热带雨林)等多样地形,且气候条件恶劣(如冬季-40℃极寒、夏季40℃高温、沙尘暴频发)。传统边防监控设备主要存在以下痛点:  

1. 夜间可视盲区大
  
普通红外摄像机依赖近红外补光(有效距离通常<300米),在无月夜或浓雾环境下,监控距离大幅缩短至100-200米,边境线外侧的人员、车辆活动难以被及时发现,容易形成安全漏洞。  

2. 恶劣天气穿透力弱
 
雨、雪、沙尘等天气会严重衰减光线,导致普通光学镜头成像模糊、对比度下降,即便白天也难以清晰识别百米外的目标特征(如人脸、车辆型号)。  

3. 目标识别精度低
  
传统设备仅提供基础视频画面,缺乏智能分析能力,无法自动区分“牧民放牧”“野生动物活动”与“可疑人员入侵”,依赖人工24小时盯防,效率低且易疲劳误判。  

4. 监控范围受限
 
固定角度摄像机只能覆盖有限区域,而边防线路长、地形复杂,需要大范围旋转扫描的能力,但传统云台转动速度慢、定位精度差,难以快速锁定移动目标。  
边界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二、3公里双光谱激光夜视球型转台:边防监控的“六边形战士”  

这款专为边防场景设计的球型转台监控系统,集成了3公里超远距双光谱激光夜视、智能目标识别、360°高速云台控制等核心技术,其核心优势可概括为“看得远、看得清、看得准、转得快、扛得住”。  

核心功能1:3公里双光谱激光夜视——昼夜无差别清晰成像 
 
系统搭载200万像素高清可见光摄像机+1000米级激光照明器(波长940nm,不可见光避免暴露),并创新采用“双光谱融合”技术(可见光与激光红外同步成像),实现了3公里范围内的昼夜全彩/红外清晰监控:  

- 白天模式:可见光摄像机提供全彩高清画面(分辨率1920×1080,帧率25fps),可清晰辨识边境线外侧人员的面部特征、车辆牌照号码及货物细节(如走私物品包装)。  

- 夜间模式:激光照明器发射高能量红外光束(有效距离3公里,光斑均匀无盲区),配合红外敏感摄像机,将夜间监控距离从传统的200米提升至3公里——可清晰识别3公里外的人员轮廓、车辆类型(如摩托车、卡车)及群体活动(如牧民聚集、可疑队伍行进),甚至能捕捉到界河上漂浮的小型物体(如非法渡河工具)。 
 
- 恶劣天气穿透:激光波长穿透雨雾能力比普通LED补光强3-5倍(实测中雨环境下,3公里外目标识别率仍>85%),沙尘天气下对比度损失<15%,确保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成像。  

核心功能2:智能目标识别与预警——从“被动监控”到“主动防御”  

系统内置AI智能分析模块,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基于海量边防场景数据),可自动识别并分类多种目标:  

- 人员识别:区分“正常巡逻官兵”(通过预设制服特征)与“可疑人员”(如未穿制服、夜间单独行动),当检测到边境线外侧2公里内出现陌生人员停留超过30秒时,自动触发告警; 
 
- 车辆识别:识别卡车、摩托车、越野车等常见车型(精度>90%),并跟踪其行驶方向(如是否朝向边境哨所靠近),对非法越境车辆实现“发现-定位-追踪”全流程预警;
  
- 动物过滤:通过体型、运动模式分析排除野生动物(如牦牛、黄羊)干扰,减少误报率(传统设备误报率>30%,本系统降至<5%);
  
- 行为分析:监测异常行为(如人员攀爬围栏、挖掘地道、快速聚集),并通过电子围栏功能划定“重点监控区域”(如界碑周边500米、口岸通道),一旦目标进入即刻告警。  

核心功能3:360°高速智能云台——无死角快速锁定目标 
 
球型转台采用高精度步进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支持水平360°连续旋转(无盲区)、垂直-30°至+90°俯仰调节(覆盖地面至低空无人机活动高度),转动速度达水平60°/秒、垂直30°/秒,可在3秒内完成180°急转,快速响应突发目标。  

- 自动巡航:预设“重点区域扫描路径”(如界河沿岸、哨所周边),系统按设定时间间隔自动巡航,确保无遗漏监控;  

- 手动/远程控制:边防官兵可通过指挥中心大屏或移动终端(如防爆Pad)实时操控转台,手动调整视角锁定可疑目标,并放大画面细节(光学变焦支持10-30倍,3公里外可看清人员手持物品); 
 
- 多目标跟踪:当同时检测到多个异常目标时,系统自动分配优先级(如靠近边境的人员>远处聚集人群),并依次跟踪标记,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核心功能4:极端环境高可靠——-40℃至+70℃稳定运行  

球型转台外壳采用航空铝合金+防暴装甲涂层,防护等级达IP66(防尘防水),内部关键部件(如电机、传感器)通过军用级温控技术(加热膜+散热鳍片)适应-40℃极寒(如西藏那曲)与+70℃高温(如新疆吐鲁番),并具备防盐雾腐蚀(沿海哨所)、防沙尘侵入(沙漠口岸)的特殊处理,确保全年无休稳定运行。  
3公里双光谱激光夜视球型转台监控系统
三、边防实战验证:看得见的安全感!  

案例1:高原边境的“夜间猎手” 
 
在西藏阿里某海拔5000米的边境哨所,冬季夜间气温常低于-30℃,传统红外监控距离不足200米,官兵依赖探照灯巡逻(易暴露位置且效率低)。部署该系统后,3公里激光夜视在无月夜清晰捕捉到界河对岸的可疑人员活动(约5人小组,试图接近铁丝网),系统自动告警并推送实时画面至指挥中心,官兵迅速前往处置,成功阻止了一起非法越境事件。  

案例2:丛林边境的“穿透者”  

云南某热带雨林边境段,雨季雾气弥漫(能见度<50米),普通监控设备几乎失效。该系统的双光谱融合技术穿透雨雾,在2.5公里外识别出一辆伪装成货车的走私车辆(通过轮廓比对与行驶轨迹异常),并实时跟踪其绕过哨卡路线,为边防武警设卡拦截提供了精准情报,查获走私货物价值超百万元。  

案例3:沙漠边境的“耐力王”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哨所,夏季地表温度达60℃,沙尘暴频发(能见度骤降至10米)。该系统的高温防护与防沙尘设计保障了持续运行,在一次强沙尘天气中,仍通过激光夜视发现3公里外沙漠中的异常聚集(约10人,疑似非法测绘人员),提前预警并协助官兵控制现场,避免了敏感地理信息泄露。  

四、未来升级:更智能、更协同的边防守护  

随着技术发展,该系统将持续迭代:  

- 多光谱融合:增加热成像模块(探测500米外人体温度),通过“可见光+激光红外+热成像”三光谱分析,进一步提升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识别精度; 
 
- 智能集群联动:与边境线上的无人机、雷达、传感器网络(如振动电缆、红外对射)数据互通,形成立体监控网,实现“空中侦察-地面追踪-固定点监控”的无缝协同; 
 
- 国产化深化:核心光学器件与芯片全面国产化(如替代进口激光器、AI芯片),降低维护成本并提升供应链安全性。  

科技强边,守护每一寸国土!  

3公里双光谱激光夜视球型转台监控系统,以“超远距成像、智能分析、极端环境适应”的硬核能力,重新定义了现代边防监控的标准。它不仅是科技赋能国防的典型案例,更是边防官兵的“智能战友”——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每一次恶劣的天气中,默默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让“看不见的威胁”无所遁形,为国家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智慧防线”!
上一篇:秋高气爽干燥季,林火高发期!华瑞通双光谱摄像机+经纬度地图预警系统联动方案 下一篇:国网福建电力巡检新升级:华瑞通P20视频监测装置安装调试实战指南

最新产品
New product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