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干燥,植被含水量降低,加之风力较大,森林火灾风险显著上升。传统的人工巡查和单一传感器监测模式已难以满足大范围、全天候的火情预警需求。华瑞通科技推出的双光谱摄像机+三维地图预警系统联动方案,通过热成像+可见光融合检测、AI智能分析和经纬度GIS地图地理信息实时匹配,构建了一套高效、精准的林火监测体系,助力林业部门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传统森林防火监测主要依赖可见光摄像机或单一红外热成像设备,但存在以下问题:
- 可见光摄像机:夜间或浓烟环境下失效,无法穿透烟雾。
- 红外热成像:易受阳光反射、热源干扰,误报率高。
华瑞通双光谱摄像机HRC-P6600系列采用红外热成像(8-14μm波段)+ 4K可见光双通道融合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1. 全天候监测:红外热成像可在完全无光或浓烟环境下工作,探测距离达5公里,温度灵敏度≤0.05℃,能精准识别早期火点。
2. 智能识别:AI算法可区分阳光反射、动物热源、工业热源等干扰,降低误报率至<1%。
3. 双光谱融合:当红外检测到异常高温时,自动联动可见光摄像头进行细节确认,并生成温度分布图+高清影像双重证据。
案例:2024年广东梅州五华某林区试点中,该系统在夜间成功预警一起因雷击引发的阴燃火情,比传统监测手段提前2小时发现火源,为扑救争取了关键时间。
二、经纬度地图预警系统:精准定位与态势推演
仅靠摄像机监测无法精准定位火点位置,尤其是在复杂山地环境中。华瑞通方案结合经纬度GIS地图和激光雷达(LiDAR)数据,实现:
1. 火点精确定位:通过摄像机方位角、俯仰角及激光测距数据,结合经纬度地形模型,实时计算火点的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误差<50米。
2. 火势蔓延模拟:基于气象数据(风速、湿度)、植被类型和地形坡度,系统可预测未来30分钟火势扩散趋势,辅助制定扑救方案。
3. 多设备联动:支持与无人机、地面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数据融合,构建立体化监测网络。
应用场景:
- 当双光谱摄像机检测到火情后,系统自动在经纬度地图上标注火点,并计算最佳扑救路径。
- 结合风向数据,预测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区或重点设施,提前疏散或部署防火隔离带。
三、智能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
1. 分级预警:
- 一级预警(温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但未达燃点,系统标记观察区域。
- 二级预警(明火确认):AI识别火焰特征,自动推送告警至指挥中心。
- 三级预警(火势扩散):结合三维地图,生成应急方案并通知消防队伍。
2. 多端协同:
- 告警信息实时推送至PC端指挥平台、移动APP、短信通知,确保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响应。
- 支持与消防无人机、智能灭火弹等设备联动,实现“监测-预警-处置”闭环。
案例:2024年四川甘孜州某自然保护区通过该方案,在火情发生5分钟内启动应急响应,无人机迅速抵达火场投掷灭火剂,成功阻止火势蔓延。
四、方案优势总结
功能 传统方案 华瑞通方案
监测范围 依赖人工巡查,覆盖有限 5公里双光谱监测,24小时无人值守
误报率 高(阳光、动物干扰) AI智能过滤,误报率<1%
响应速度 人工确认,耗时较长 自动分析,秒级预警
火点定位 粗略,依赖人工判断 三维地图精准定位,误差<50米
应急联动 独立系统,协同困难 无人机、消防设备智能联动
秋燥季节林火防控形势严峻,传统监测手段已难以满足现代化森林防火需求。华瑞通双光谱摄像机+三维地图预警系统联动方案,通过多光谱探测、AI智能分析、经纬度GIS地图态势推演,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升级,为森林防火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技术保障。未来,随着5G、卫星遥感等技术的融合,该方案将进一步优化,成为智慧林业建设的核心支撑。